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D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审题干,题干材料反映了唐代的官僚集团的组成情况:大部分来自于名门望族,科举考试选拔的略多于总数的10%;其次,明确答题方向,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对唐代的影响;最后,结合史实对本题进行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在隋朝已被废除,故A项错误;唐朝进一步完善了隋朝确立的科举制,B项与史实不符;根据材料“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可知,D项说法错误;根据“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可知C项正确。 考点:科举考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 “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在人类政治史上,共和作为一种政体,“是与君主制相对而言的”。政体作为公共生活展开之制度框架,作为人类秩序之前提,其最为核心的一条标准就是政治共同体的持久性。西方思想史最早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便以此来考察各种政体,他们承认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各有其好处,然而问题在于它们自身皆不能持久,由此便会进入一个政体衰败的过程。他们认为,好的政体应当是同时兼具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好处的混合均衡政体,即古典共和政体。以后经罗马共和国、英国、美国不断传承创制,共和主义政治理念得到进一步发展。罗马共和政体包含了执政官、元老院、平民大会三者的混合,近代英国包含了君主、上院和下院三者,而美国则是总统、参议院、众议院三者的混合,其根本精神在于把大众民主、精英统治、领导决断三者进行混合,从而兼顾国家各阶层的利益,做到尽可能的公正。古代罗马以及近代的英国、美国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们的共和政体。……古典共和政体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是由公民美德维系的政体,也就是一种基于道德力量的政体。现代共和主义突出强调依靠制度的同时,并不放弃美德。但与古典共和强调公民的美德与公益心以及公民的义务相比,现代共和主义则强调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强调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这已与传统意义上的“共和”、“共和主义”有些不同,从总体上来说,现代共和主义与混合政体、分权制衡、法治、代议制等宪政原则结合在一起,它是对纯粹民主原则的一种节制或限制。

——整理自百度百科

(1)结合材料回答现代共和政体相比古典共和政体有了哪些重大发展?(6分)

材料二:英国1215年制定了《大宪章》,开始建立起宪政制度;然后,从16、17、18世纪到19世纪,实现了现代的民主制、代议制、现代的宪政、现代的城市化、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后果,英国成为了西方近代最强的国家。……19世纪中期,当欧洲大陆1848年革命轰轰烈烈的时候,英国人静悄悄地完成了政治制度变革的最后一步,在英国完善了内阁制度、建立起文官制度,引入比较完善的民主选举制度,到1878年议会改革完成之后,英国就只差妇女没有选举权了。妇女在1914年获得选举权后,英国就静悄悄地完成了整个政治的变革。……这就是说,英国从国体上来讲,是君主制;但是从政体上来讲,它是共和制。当然,这里的“共和”不是没有君主的意思,而是……英国比较好地发扬、发挥了罗马时期的共和理念,体现了罗马宪法里面所包含的多种政治成分混合、平衡的理想,从而建立起一种稳定的君主、上院的贵族和下院的民主混合的政治制度。

——李强《超越大众民主与权威主义——共和主义对中国政治转型的启迪》

(2)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的过程和特点(8分),并分析英国成为近代最强国家的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4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80~1918年欧洲部分国家社会主义政党基本数据:(14分)

国家

创建年份

确立男性普选权年份

工业领域工人比例(%)

选举最好年份得票比率(%)

丹麦

1876~1878

1901

24.0

29.6

德国

1875

1871

39.1

34.8

英国

1900~1906

1918

44.6

7.0

荷兰

1894

1917

32.8

11.2

材料二:1895年恩格斯祝贺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功,称赞了其明智做法。这种做法就是利用(男子的)普选权,使社会民主党赢得了胜利的选票。“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以致使他们自己得到了千百倍的好处,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马克思的这位老朋友还说,“……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和用颠覆的办法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唐纳德·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影响欧洲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在选举中得票率的主要因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功的原因。(8分)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说“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毋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虽然人具有处理他的人身或财产的无限自由,但是他并没有毁灭自身或他所占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

——洛克《政府论》(下)1689年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而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仍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摘自《人权宣言》1789年

材料三:“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失业的保障”,“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人人有享受休息和闲暇的权利”,“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在这个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利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

──摘自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

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基本主张。(6分)与材料一的思想主张相比较,材料二有哪些新的发展? (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人权宣言》与《世界人权宣言》的异同,并阐述原因。(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