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人类历史上,思想的光芒一直照耀着人类前进的方向。结合示例概括下列五位人物思想的...

在人类历史上,思想的光芒一直照耀着人类前进的方向。结合示例概括下列五位人物思想的精髓、解决了中国哪些社会问题及其对中国历史的主要影响,完成下表。(要求:表述成文,语言简练)(12分)

人物

理论成果

解决的社会问题

中国历史的主要影响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解决了夺取、建立政权,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理论问题

指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的性质,、革命道路”的问题

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纲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孔子 ①“仁”和“礼” (1分) ②后来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2分) 孙中山 ③三民主义(1分) 毛泽东 ④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分) 邓小平 ⑤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2分)  ⑥指导中国人民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局面(2分) 江泽民 ⑦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2分) 【解析】 试题分析:以上五位人物分别是指孔子、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结合所学知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毛泽东提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提出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思想,根据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析即可。 考点:中国古代、近现代重大思想成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 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下面3图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1 “没有开化的中国佬”  图2 “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    图3 “中国就要崩溃了”

材料四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个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当时的国家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4分)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4分)

(4)指出材料五中中国共产党作出“一边倒”方针的国内外环境,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6分)

 

查看答案

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查看答案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查看答案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 “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