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经济、思想的角度看明清时期的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经济、思想的角度看明清时期的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然,至于病,乃无以济也……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责商;欲民用不困,责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      

——明代·张居正

材料二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积累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近代化包括近代观念的转变,近代企业的创办和近代民主制度的汲纳三个方面的对近代文明的追求和实践活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脉络是沿着这三个层面向纵深延伸的。

——孙占元《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脉络纵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张居正这一言论反映了什么样的经济思想?产生这一思想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概述“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这一观点的依据。(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社会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的中国已经处于‘近代前夜’”在经济和思想领域的变现。(4分)

(4)以材料三中提出的近代化视角,归纳我国在20世纪的第二个二十年期间取得的近代化成就。(4分)

 

(1)农商并重(2分),主要是由于明朝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时代趋势决定的。(2分) (2)依据:商人经营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购买土地和用于子女科举入仕,使得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2分)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4分) (3)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分) 思想:反封建君主专制思想、反封建礼教思想的产生。(2分) (4)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思想观念: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倡导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然”大意是“经商不被重视而导致无法使农业从中得到扶持发展,那么农业就会有弊端,而不重视农业导致没有足够的粮食支持商业,则商业就不能发展,所以农业和商业的关系就像天平一般,不能偏倚” ,因此反映了农商并重的思想,这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2)根据材料信息“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积累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因此可以得出依据。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等方面分析原因。 (3)结合明清时代的特点,分析社会进步的表现: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思想:反封建君主专制思想、反封建礼教思想的产生。 (4)“20世纪的第二个二十年期间”应是指1910——1919年,可联系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表现:政治上的辛亥革命,经济上的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思想文化上的新文化运动。 考点:明清经济、近代中国近代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人类历史上,思想的光芒一直照耀着人类前进的方向。结合示例概括下列五位人物思想的精髓、解决了中国哪些社会问题及其对中国历史的主要影响,完成下表。(要求:表述成文,语言简练)(12分)

人物

理论成果

解决的社会问题

中国历史的主要影响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解决了夺取、建立政权,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理论问题

指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的性质,、革命道路”的问题

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纲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 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下面3图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1 “没有开化的中国佬”  图2 “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    图3 “中国就要崩溃了”

材料四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个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当时的国家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4分)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4分)

(4)指出材料五中中国共产党作出“一边倒”方针的国内外环境,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6分)

 

查看答案

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查看答案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查看答案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