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康僧...

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提倡“孝顺父母”,歌颂“至孝之行”。康僧会明显受到  

A.道家思想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影响

C.法家思想的影响                        D.墨家思想的影响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仁义心”、“治国以仁”、“为天牧民,当以仁道”、“孝顺父母”、 “至 孝之行”等信息,可以了解到康僧会提倡仁、礼等思想,明显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法制,墨家代表中小生产者利益,主张兼爱非攻。故选B 考点:儒家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相对于孔子思想,主要变化有

① “君权神授”           ②“天人感应”

③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      ④提出“民贵君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据记载,明朝“山西大同一带虽然寒冷,但陆驮水航之物,藏山隐海之珍,靡不辐辏而至者,而转贩之力也。”这段材料突出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明朝山西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B.明朝山西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明朝长途区域性贸易发展迅速             D.明朝政府改变了对商业的政策

 

查看答案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查看答案

明朝后期史书有这样的记载:“中州沃土,半植半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棉花已经广泛种植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加强

 

查看答案

张履祥在《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凭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

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C.古代农业生产中已出现租佃关系

D.农民的人身依附性增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