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墨子》称:“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尽力)乎耕稼时艺,多聚菽粟而不敢倦者...

《墨子》称:“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尽力)乎耕稼时艺,多聚菽粟而不敢倦者,何也?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材料表明战国时期

A.各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B.战乱导致农业生产的破坏

C.农民积极性大为提高                    D.农民遭受残酷剥削

 

C 【解析】考点:战国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材料直译过来就是:农夫之所以早出晚归,增强种植庄稼的各种技艺,多多的收获粮食,为什么呢?回答说:他们以为(生产的技艺,能力)强,那么就会富有,不强,就会贫穷,强,就可以吃饱,不强,就会饥饿,所以他们不敢懈怠。这明显是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查看答案

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每10克)

邮资(元)

航  空

亚洲各国

0.32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0.48

西欧各国(捷克转)

0.48

西欧各国(香港转)

0.80

其他各洲

0.80

A.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查看答案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布雷顿森林体系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开展了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根据地的示意图。图中所示根据地开辟出现的背景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C.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D.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决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