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节选自《商君书》,其大致的涵义是(在圣人进行了土地货财男女之分后),确定了分配的方式却没有管理的制度,故而立下了法律;法律虽然确定了,却没有掌管的,所以设立了官员制度;官员制度设立了却没有办法达成统一,故而君主就出现了。所以材料强调了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故这是法家学派的主张,答案选A,B C D三项与史实不符。 考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时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   )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                 B.《孟子》中有不利于皇权加强的内容

C.朱元璋主张君臣应平等相待              D.朱元璋最反感“君视臣如草芥”的态度

 

查看答案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曾经历过“小国寡民”时代,并且成为后世不断回味的政治素材。下列各项中,与“小国寡民”有关的是(   )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孟子追求的“仁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纵览英国民主革命史,还有一层也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这里,我是指着她的合理的协商精神而言的,不通过流血的手段而达到理想的目标正是民主的最高境界。虽然英国革命之初也曾有过内战,但比较起来,她依然算是流血最少的一个。此后,代议制既经奠定,英国的政治革命便一直循着和平协商的方式进行了。

——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1)通过对材料一中“合理的协商精神”的理解,请你举出英国民主实践中符合这一“精神”的两个事例,并分别指出其能够通过协商方式解决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我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一如所有此类看法一样,得益于民主历史中以后这个特别的立场,亦即这样一种信念:民主的思想和实践只有最终得到保护,才能在我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得到扩展和深化。

——赫尔德《民主的模式》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主的思想和实践最终得到“保护”的主要表现。(4分)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民主的不同形式的发展历史正是一定政治观念和政治实践形成的历史,而这一历史在西方的具体体现最为明显。

——赫尔德《民主的模式》

(3)通过对材料三的理解,请指出近代西方有哪两种不同形式的民主制度?(4分)以英国和美国为例,其政治观念和政治实践方式有何不同(4分)

 

查看答案

瞿秋白在《俄乡纪程》中写道:“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

A.对西方世界了解有限                    B.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还很模糊

C.对社会主义思想缺乏必要理论的认识       D.急于改变中国的心理

 

查看答案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反映出(   )

A.民众的思想觉悟已经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

B.民众将推翻帝制与‘民国共和’混为一谈

C.清政府已经不得民心

D.推翻帝制已成为民众的心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