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生的时间可能是( ) A.西周 B.春秋战...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生的时间可能是(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朝             D.西汉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材料中强调了诸侯只享受极高的经济待遇而不再参与政事,说明了诸侯的权利已经受到极大的削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只可能出现在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之后,故答案选D项,C秦朝实行的郡县制,A西周和B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

A.晋国是姬姓封国                        B.秦国国君是王室贵族

C.齐鲁两国可以通婚                      D.秦鲁两国可以通婚

 

查看答案

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路德反对牧师的中间角色以及他坚持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很可以被看作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宗教改革大量吸收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B.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北欧地区是必然的

C.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在思想上完全一致

D.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

 

查看答案

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公元前426年一公元前373年)说:“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在他看来(   )

A.自然法即可成为人为法                  B.人性与自然法是相违背的

C.法律的产生与契约有关                  D.自然法取代人为法是一种必然

 

查看答案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查看答案

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