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员赴明孝陵,祭奠...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实业救国思想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孙中山在清帝宣布退位后去拜祭明太祖朱元璋,表明孙中山认为反满革命已经成功,即推翻了满洲贵族统治的革命任务已完成,所以“反满”革命属于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思想,故答案选A。B、C、D三项与材料中的思想观念不符。 考点:三民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B.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宣告成立

C.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D.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查看答案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仅)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

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       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

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查看答案

1915年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别道德为二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并认为:“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该文的撰写者最有可能是

A.梁启超           B.陈独秀           C.孙中山           D.毛泽东

 

查看答案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改革社会风尚      B.吸收世界文明      C.发展近代交通      D.主张机器生产

 

查看答案

“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的原因不包括

A.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

B.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加强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研究并介绍世界知识所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