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哪些因素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①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与膨胀 ②日本...

下列哪些因素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①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与膨胀       ②日本全面侵华

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强忙于战争,暂 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因此④项不符合题意。①②③项结合教材知识很容易知道都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A。 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几年来,中国民众对石化、电信、保险、水电等行业的垄断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每年的人大代表提案很多都涉及这些敏感话题。垄断这种经营方式产生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B.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C.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                    D.信息时代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很多著名的晋商在经商发财后大兴土木,留下了诸如乔家大院之类的著名建筑。这一现象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A.缩小了晋商文化的内涵                  B.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C.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进程

 

查看答案

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了他的田庄

A.主要从事商业生产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D.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奕驳斥倭仁反对增设天文算馆,称:“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犹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情性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各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术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朝廷采纳奕意见。颁布上谕,表示:“西法者,不过借西法以印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何至有碍于人心士习耶?”

材料二 严复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 

材料三  1896年,孙中山言其革命“拟驱除残贼,再造中华,以复三代之规,而步泰西之法,使万姓超苏,庶物昌运,此则应天顺人之作也”。“人或云共和政体不适支那之野蛮国,此不谅情势之言耳。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

材料四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五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奕的基本主张及其主要意图。(4分)

(2)严复认为中学和西学有何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8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共和政体适合于我国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一至材料三表明中国近代化发展到了哪一层面?(6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指出他对中国革命的设想有何特点。(4分)

(5)与材料四相比,材料五在发展经济的思路上有了新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发展经济的宗旨。指出其变化之处,分析其不变的宗旨。(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