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

 

C 【解析】 试题分析:AB不对,人民公社和农业生产合作社都带有的性质;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包干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了这些承包土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80年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D不对,改革中农民是获得土地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考点:改革开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相信大多数人会同意,这次会议是中国几十年以来发生的最重要的变革之一,或许称得上是最具勇气的一次变革,因为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这次会议

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C.形成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D.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查看答案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八十年》中说“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而且这类企业经营不善,管理腐败,并不是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但是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出现了新兴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在这里,他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是

A.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一场“自救”运动

B.洋务派的阶级属性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失败命运

C.洋务运动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D.民族资本主义在猛烈地冲击着古老的生产方式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相较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C.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查看答案

唐政府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会大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官差一人权检校市事。……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诸行以滥物交易者,没官……”这表明

A.政府加强对商业的规范管理              B.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给予保护

C.政府想遏制商业活动的进行              D.政府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查看答案

《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

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

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