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现象从...

《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B.春秋时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D 【解析】 试题分析:公作是商周时期的集体耕种,是贵族驱使奴隶为他们耕种土地,当时的奴隶没有任何的人身自由,生命也没有保障,干起活来当然没有积极性,消极怠工。到了春秋战国时,有些开明的奴隶主贵族改变了原来的剥削方式,将土地分成小块的租给劳动者耕种,劳动者只要交够了地租,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了,这就是所谓的封建生产关系,就是所谓的“分地”,也就是后来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农民有人身自由,有一部分属于自己的粮食,干起过来当然就有积极性了。所以才说“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因此说明新的封建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答案选D。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奴隶主民主政治

C.贵族专制政治                          D.平民民主政治

 

查看答案

梭伦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的占据优势。……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这里的“双方”最准确的表述应为

A.山地派与平原派                        B.贵族和平民

C.贵族奴隶主和海岸派                    D.海岸派和平原派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完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材料三 从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讴歌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心性义理的士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利用中国的三大发明都进行了哪些奋斗(探索)?(6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对欧洲产生的最终作用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在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方面,中国社会存在着什么问题?(2分)火药、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在鸦片战争前的两个多世纪,这一时期中西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4分)造成中国落后于西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查看答案

人文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将是对的。”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材料二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簿伽丘《十日谈》

材料三 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和孟子观点的异同。(6分)

(2)材料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2分)这一观点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2分)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将人文思想发展到怎样的新高度?(2分)

(3)综上所述,你认为人文思想的根本内涵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2011年,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就此事,某校甲、乙两个学生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中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以下是讨论中利用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也不过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中华文明。……什么“君臣,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温良恭俭让”;什么“克己复礼”,只有一个字:“礼”,而他的“礼”的核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礼”,……我们不可以随意否定一个历史人物,也不可随意提高一个历史人物。

——2011年1月4日新华网博客

材料二 汉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仁”与“礼”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是适用的。……当此之际,仁学再次引人关注:“养心莫善于寡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格言,耳熟能详又历久弥新,仿佛就是针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弊端发出的。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设,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汲取孔孟伦理原则,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建议:“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崔道怡《略谈孔子塑像》

请回答:

(1)作为甲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一指出反对为孔子塑像的理由;利用材料二从思想文化方面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4分)

(2)作为乙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赞成为孔子塑像的理由。(8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