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人不分...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B.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是孔子个人的主张,C是孟子的主张,D是荀子的主张,只有B项是儒家学者共同倡导的积极入世的主张,所以B项符合题意要求。 考点:诸子百家的思想——儒家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欧洲人文精神兴起并不断发展,它冲击着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会,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问题:

(1)文艺复兴的核心主张是什么?(2分)

(2)宗教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为美国民主政治建立提供理论依据的主张是什么?该主张出自哪一位思想家的什么著作?(4分)

(4)对启蒙运动给予总结的思想家是哪一位?(1分)

 

查看答案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的出名主要的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一一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一—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三  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卢梭提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属于什么思想流派?他的学说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何地位?(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相关问题,文艺复兴发生在哪个国家或地区?(1分)列举该国或地区文艺复兴期间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3分)

(3)材料三中伏尔泰和卢梭关于国家政体方面的主张各是什么?(2分)

(4)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其对人文精神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一方面?(1分)

 

查看答案

某位同学在学习了必修三后,对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感兴趣,在学校资源室搜集了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及主张,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材料四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

请回答:

(1)请概括材料一中孟子的思想核心。(1分)

(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

(3)材料三中李贽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

(4)材料四顾炎武的治学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作者对民族危亡问题的认识。(2分)

(5)材料三四与一二相比,思想主张发生很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1分)

 

查看答案

判断正误,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人称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随车装着5辆爱看的纸质的书。

3.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4.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

5.20世纪初,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查看答案

图人物的研究成果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形成了经典力学体系

C.提出量子假说

D.引起了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