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北宋思想家“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北宋思想家“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继而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即“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自有贯通处”。明朝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继而提出“致良知”的认识论,即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中国儒学史论》

材料二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中国儒学史论》

材料三 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民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宋明理学是糅合了哪些思想形成的?(2分)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

(2)材料三中“理性”与材料一中“天理”有何区别?(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二,在反封建的主张和作用方面有何异同?(8分)

 

(1)佛教和道教的思想。(2分) 关于宇宙本原,二程认为理是万物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关于认识论,二程主张“格物致知”(外求),王阳明强调“致良知”(内省)。(4分) (2)材料一中“天理”是封建等级秩序(封建伦理道德),材料三中的“理性”指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2分) (3)共同点:都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抨击;都对后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影响。(2分) 不同点: 材料二没有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3分) 材料三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提供了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教材内容可以知道宋明程朱理学糅合了佛道两家思想,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的观点其实就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不同,结合教材知识点回答即可;(2)材料三中的“理性”是启蒙运动思想的核心,直接回答即可,而材料一中的“天理”是指“理学”中的核心观念,二者的区别即是含义有根本不同;(3)材料三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而材料二是中国明清之际的儒家的新思想,要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就要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类比较,即相同点有哪些,主要不同点(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考点:中西思想文化比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17分)

材料一  德国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材料二 现代德国学者罗茨认为:“假如孔子能够继续被视为‘伟人’之一,可能对世界是一种福祗。”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6分)

(2)简要说明材料一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原则中的“相通的地方”。(3分)

(3)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东西方怎样不同的文化传统?(2分)

(4)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政治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5)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1分)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对儒家思想应该怎样看待?(3分)

 

查看答案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主张有根本区别的是

A.鼓励开矿建厂                         B.改革教育制度

C.改革政治制度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查看答案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评价的是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B.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C.早期维新派的“商战”主张              D.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查看答案

鲁迅对“中体西用”的描述是“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仍保存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持有这种基本思想的包括

①林则徐   ②洋务派   ③早期维新派   ④维新派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