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太宗统治时期,在鸿胪寺经常可以看到的人是( ) A.各国使者 B.宗教人士 C...

唐太宗统治时期,在鸿胪寺经常可以看到的人是( )

A.各国使者                             B.宗教人士

C.少数民族首领                          D.各地学子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唐代的鸿胪寺主要负责对外交流,即类似于今天的外交部,所以其中可以经常看到外国使节,这体现了唐代开放的民族政策,故答案选A项。 考点:唐代的对外交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一次探究活动课上ABCD四位同学分别分析了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你认为那一个同学的表述最准确( )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

B.秦王嬴政广泛搜罗人才,统一的战略得当

C.战国末期诸侯国数目的减少利于统一

D.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要理解其中关于秦始皇的评论,可能需要依据( )

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            B.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

C.焚书令、秦朝速亡、科举制度             D.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

 

查看答案

秦始皇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本质特征的是         ( )

A.推行郡县制                          B.皇帝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级官吏

C.制定法制镇压人民的反抗                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查看答案

在西方思想史上,出现过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萌芽、复兴、成熟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他不朽的名言。

材料二  14世纪时,意大利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非常热爱,这是(图)匠人在修复挖掘出的残破雕塑……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普罗泰格拉名言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试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实质。(8分)

(3)材料三中“新的历史条件”指的是什么?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比文艺复兴时期有了什么显著的发展?(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远在清代开国之初,洪承畴就对顺治帝说“:南夷(从南部沿海地区入境的西方人)之通商,不异西戎(中国西部和西北的少数民族)之马市。夷人贪而无亲,求而不厌,假令姑允通商海口,则数十年后又议通商中夏(中原内地)矣;假令姑允通商中夏,则数十年后又议通商朝市(京城一带)矣。”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

材料二 为了加强对中外贸易的控制和管理,当时设“粤东之澳门,福建之漳州府,浙江之宁波府,江南之云台山”四关,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康熙五十九年又规定,对外贸易由广州的“公行”进行统一管理。这种政府与商人合办的“公行”掌有对外贸易的特权。征收税课、议定价格、督察违禁,甚至外商“具禀事件”也要经过“公行”的行商转达。总之,一切必须经过“公行”,非经“公行”, :“不许私相授受”,“民间私售,即违禁例”。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下令关闭三关,仅留广州一关通商。

——鄂世镛等著《清史简编》

材料三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以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材料四 汉唐……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毫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逃避退缩。                                   ——《鲁迅全集》第一卷《看镜有感》

请回答:

(1)结合有关材料概述清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措施,并说明这种措施的实质。(5分)

(2)结合有关材料分析清朝采取这种对外贸易政策的原因。(6分)

(3)说明清朝这种对外贸易政策的结果如何?(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