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1                   图2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江、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1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分别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讲话破解了哪两个束缚人们思想的认识问题?(2分)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二十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年的“南方谈话”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2分)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1)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1分) 思想:三民主义(或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分) 作用: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4分)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创立(2分) (3) 认识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 历史意义: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或答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书)(2分) (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其他,言之有理也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以此指导了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2)注意材料出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发表的著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3)材料反映的是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南方谈话”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4)综合所学知识,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可以得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1)结合材料分析,战国时期的儒家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1分)儒学在当时的地位如何?(1分)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上述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2分)与材料一相比,此后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之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儒家思想的?(1分)基于此他们提出了什么主张?(1分)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右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平衡的世界经济?》。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1分)

(2)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4分)   

材料二: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有哪些?(3分)

 

查看答案

1970年4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主要新闻可能是关于(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

B.在“双百”方针鼓舞下文艺战线成就斐然

C.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D.杂交水稻“南优”2号首次培育成功

 

查看答案

西班牙《世界报》报道:“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报道:“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两则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    )

A.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B.“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神舟”飞船发射成功

 

查看答案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没有搞清楚马克思是哪国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