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大几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新唐书》

材料三 郑经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食,则可矣”

——江日升《台湾外记》

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康熙帝《翰海》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新皇帝”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1分)

(2)据材料二归纳唐太宗治理东突厥地区的政策和措施。(4分)

(3)据材料三,说明康熙执政初年面临哪些矛盾?对此,他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5分)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统—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的地位。(6分)

 

(1)措施:实行郡县制。(1分) (2)政策:实行羁縻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 措施: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这些官位可以世袭;这些地方不向唐中央纳税。(3分) (3)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分裂势力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之间的矛盾。(2分) 措施: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粉碎噶尔丹叛乱;进行雅克萨之战及签订《尼布楚条约》。(3分) (4)地位:秦始皇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或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唐太宗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康熙帝捍卫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中的文字“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推出的具体措施是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材料二中的内容反映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允许其自治,具体措施可以依据材料归纳概括为两点。(3)材料三中的文字和图画分别反映了台湾地方势力割据现象,康熙帝征服西北噶尔丹的辛劳以及沙俄与清军雅克萨战役的惨烈,从中可以总结其面临的内外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回答出采取的措施;(4)结合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三位皇帝的在统一国家和民族融合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可以总结出他们在维护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方面的作用。 考点: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君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洛奇说:“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 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这段话反映了美国

A.对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和平纲领”的支持   B.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

C.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     D.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

 

查看答案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战争的影响是 

A.引发了十月革命                        B.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D.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

 

查看答案

右面是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 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一战使西欧的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B.德法实力与英国难以抗衡

C.英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D.一战对英国打击很小

 

查看答案

瑞士著名的国际法学者瓦特尔在1758年发表的《国际法》中说:“均势的核心意义是妥协安排国际事务,没有一个国家能居于至高无上的主宰、支配他国的地位。”1907年,英国外交部在克劳备忘录中谈到:“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量加在这一边或那一边,但是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某一时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这几乎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真理。”英国“均势”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A.参加反法同盟,                        B.巴黎和会上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C.英法俄组成协约国                      D.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评论某一政权,指出:“他的帝国实为新、旧秩序的混合。一方面,他改变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结构,保留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是新秩序的保卫者;另一方面,他虽号称革命之子,实为开明专制的精神后裔,忽略主权在民而行绝对君权,强调平等而不重视自由,注重秩序与阶级。”评论中的“他”是指

A.建立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                B.成立清教政权的克伦威尔

C.背叛民国而称帝的袁世凯                D.妄想征服全世界的希特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