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诗赞誉的是唐代大诗人 A.杜甫 B...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诗赞誉的是唐代大诗人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陆游

 

A 【解析】 试题分析:A符合题意,“诗中圣哲;民间疾苦”可见是指杜甫被称为“诗圣”,而且是现实主义诗人;B不对,李白被称为“诗仙”,而且是浪漫主义诗人;C不对,白居易是唐代诗人,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但不称为“诗圣”;D不对,陆游生活在两宋时期。 考点:古代文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 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黄宗羲

 

查看答案

北宋时期,居住在汴京的人生活中可能做到的有(  )

A.欣赏到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B.向京剧四小名旦之一的张君秋学习京剧演唱艺术

C.到“瓦子”去欣赏《窦娥冤》

D.阅读欣赏《三国演义》

 

查看答案

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表,据信息判定此人是 (  )

姓名

 

称号

思想家

籍贯

福建泉州

主要思

想主张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抨击道学,反对礼教

生卒年

1527—1602年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

 

查看答案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④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