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皇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

                    ——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材料四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逾八成的成年人承认写

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有哪些?(3分)

(2)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据材料二分析汉字演变的基本趋势。(2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者当时提出废除汉字的背景和目的。(4分)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汉字的认识。(1分)

 

(1)因素:加强文化交流传播;保持政令的畅通;巩固国家统一。(3分) (2)基本趋势:由繁到简,逐步规范化、稳定化。(2分) (3)背景: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袁世凯却掀起尊孔复古逆流。(2分) 目的:反对封建专制,进行思想启蒙。(2分) (4)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我们要做好汉字的普及、传承和保护(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材料信息“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皇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可知 因素:加强文化交流传播;保持政令的畅通,结合所学,也是国家统一的需要。 (2)据材料二,可以看出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汉字笔画逐渐由繁到简,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3)注意材料出处“新文化运动时期”,可知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袁世凯却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反对封建专制,进行思想启蒙,掀起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传统文化。 (4)综上所述,实际是涉及对传统文化的看法问题,应该认识到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我们要做好汉字的普及、传承和保护。 考点:中国文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阶级的观点?(2分)

(2)材料二中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派别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

(3)材料三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三和教材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具体内容。(4分)

(4)据上述材料,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小怕事),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

材料二 (董仲舒建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对策》

材料三 言论一:“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言论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2分)孔子当时通过哪些方式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2分)

(2)当代史学家冯天瑜称董仲舒为当时的“群儒之首”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有何贡献?(2分)

(3)指出材料三中言论一、二各是谁的观点,概括他们代表学说的核心思想。(2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2分)

 

查看答案

对下列一组同一主题图片反映的问题理解不正确的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高等学校停止招生造成中学毕业生失去了深造的机会

B.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

C.造成了我国人才结构的断层

D.符合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查看答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创造性地回答了(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问题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问题

 

查看答案

美国《时代周刊》每年都会将它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放在它的封面上,右图是1985年的封面人物,英文标题为“远离马克思”, 该杂志以此为题可能主要是关注中国的(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政治体制改革                          D.“一国两制”构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