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反映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反映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宋首都开封的商业街区分布和长安、洛阳明显不同,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每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市场的对面有公署,署内驻有朝廷任命的官吏,负责解决发生的各种争执……。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三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四 西方史学家认为,共产主义在东欧的消失、苏联的解体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益转向市场经济,在实际上表明共产主义模式的普遍性的萎缩。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描述归纳北宋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3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2分)

(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4)结合你对市场经济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认识,驳斥材料四中作者的观点。(5分。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现象:商业活动不受地域限制(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有大量服务性行业出现(如娱乐场所等);注重市场管理;商品交易量很大;出现许多流动人口。(任意3点,共3分) (2)新特点:①专业化城市出现;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分) (3)新现象:西方工业品充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1分) 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分) (4)必要性: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标准,而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吸取苏东剧变的结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和自身发展的要求。(3分) 实践结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1分) 结论:中国转向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模式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社会主义模式的萎缩。(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等信息可以找到答案。(2)从材料“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可以看出出现了专业城市,同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了雇佣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3)从材料“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可以看出西方工业品充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这说明我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4)可以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实践结果两个方面来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古今商品经济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10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副国务卿韦伯、国务卿艾奇逊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二战后的时局)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       一一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

材料二 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的讲话

材料三 据报道,2012年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罗姆尼近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就经贸、人权、军事安全等问题批评中国,并声称若其当选总统将对华采取强硬立场。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答问时表示,维护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是两国共同利益所在,是双方共同的责任。“说负责任的话,做负责任的事,才是负责任的政治家。一些既不负责任,也毫无根据的论调不值一驳。”他说。对抗的原因:美国霸权主义的推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分析影响此时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共同利益”是什么?“走到一起” 在国际上有什么积极作用?(3分)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积极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4)对两极格局解体后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上述观点?说明你的理由。(3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芴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大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二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四 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弊端的批评。(2分)

(2)分别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分析两人所处的相似政治背景(4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儒学的原因。结合材料二指出伏尔泰的认识有何局限?(4分)

(4)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业的发展使得种植葡萄和橄榄比种粮食更有利可图,结果产生了新的富户,但又使那些不能投资葡萄因或橄榄因的农民陷入贫困。贫困的农民由于竹不清债务而沦为半奴隶状态,显然几乎就要反叛。贵族统治者为制止这场阶级间的战事,便宣布紧急将权力交给一个名叫梭伦的商人。

——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政治制度……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某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摘选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当时的社会状况。上述状况导致古希腊产生了怎样的政治体制?(3分)

(2)材料二描述的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与古希腊有何不同?指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产生的经济根源。(2分)

(3)材料三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

(4)材料四中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有何具体表现?与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人类政治体制的发展有何认识?(2分)

 

查看答案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是有可能的”。邓小平的这一判断说明

A.美苏关系走向全面缓和                  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世界多极化已经形成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查看答案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革命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据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2分)

(2)归纳材料二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