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阅读欧洲一体化进程表,从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时间 |
事件 |
1951年 |
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
1967年 |
欧洲共同体建立 |
1993年 |
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
2004年 |
欧盟第五次扩大、马耳他、波兰、匈牙利等十国加入 |
A.欧洲一体化的规模不断扩大
B.从经济实体向政治经济实体过渡
C.从政府间合作到公众参与推动
D.是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深切地感觉到,如果听任南朝鲜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为此美国悍然挑起了朝鲜战争
B.美国的随后行动导致了朝鲜的分裂
C.这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这种思想体现出了典型的冷战思维
《咬文嚼字》杂志认为右图中的文章片段有知识性错误。其理由是
A.“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定性不符合俄国革命
B.“苏维埃”是以俄国农民、资产阶级为主导的
C.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领导者有错误
D.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发生地有错误
有人认为:“战争,更正确地说,是临时政府没有能力结束战争,成了列宁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
②“和平、土地和面包”是当时民众的迫切要求
③“七月事件”使临时政府丧失了人民的支持
④《和平法令》的颁布是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的重要原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美国宪法之父、第四任总统麦迪逊曾说,《联邦宪法》一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些具有“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特征的“制度性要素”包括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②总统行政权与军事权的分权制衡
③联邦政府内部三权间的分权制衡 ④设立两院对立法权进行再度分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