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该年12月1日起,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该年12月1日起,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人口的船舶……亦应一律没收。                       ——《航海条例》

材料二: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以后,法国与英国、比利时、德国等签订一系列自由贸易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世界市场。

材料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1)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的矛头指向谁?这一条例所反映的思想与全球化趋势是否相符?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判断理由。(5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工业革命时期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完整内涵,并指出这对世界市场的作用。(6分)

(3)20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以来所确立的经济交流基本准则遭到了一系列的破坏,请结合史实予以说明其被破坏的原因。(9分)

(4)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重建世界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这有何意义?(6分)

 

(1)荷兰。(2分)不相符(1分)因为英国的《航海条例》体现了其贸易保护主义的要求,阻碍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2分) (2)内涵: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关税平等、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国家进行侵略、掠夺。(4分)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渐成熟(2分) (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关系恶化,原有的准则不起作用;(2分) 1929-1933年经济危机(2分)后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打起了经济战,这使原有的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3分) 十月革命后两种社会制度展开竞争与对抗,这影响了两种制度国家间的正常交往。(2分) (4)措施: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里体系”,并成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三大世界性经济组织。(4分) 意义:它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小问中的第一问依据材料中“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和所学知识可知,《航海条例》的颁布主要针对“海上马车夫”荷兰;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这一思想与全球化趋势不相符,其理由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第(2)小问中的第一问依据材料“关税平等”、“自由贸易原则”、“《南京条约》”、“协定关税”可知,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两个方面总结概括得出即可;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对世界市场的作用。第(3)小问解题的关键在于:首先,“20世纪上半期”是判断答题的重要时间;其次,结合史实,结合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如两战、1929-1933年经济危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等,分析这些重大事件对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破坏。第(4)小问中的第一问解题的关键在于:首先,“二战后初期”是判断答题的重要时间;其次,结合史实,结合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从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两个方面来回答。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意义在于它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演变历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分)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追求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现代化历程是始于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观点,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

材料二: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之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它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自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材料三:1933年7月《申报月刊》在创刊周年纪念之际发行特大号,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针对这一问题,编者明确写道:“须知今后中国,……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不特无以‘足兵’,抑且无以‘足食”’。

当时各种现代化思想相互碰撞,其中以热谈苏联和社会主义、探讨苏联“一五计划”成功原因以及表达对其向往的较为醒目。                ——《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

材料四:对于中国现代化探索道路问题,毛泽东很早就有思考,在1937年6月24日的一次谈话中,明确谈到我们的结论是:中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而直接实现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1期

(1)从材料一列举的时期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中国现代化开端的时期并说明理由。(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进步性。并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地位。(6分)

(3)材料二表明,1933年对现代化的讨论出现新的倾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倾向的世界原因。(4分)

(4)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谈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避免资本主义而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的”。(4分)

 

查看答案

2003年3月20日 ,美英绕过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说明了                                                  

A.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B.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面前软弱无力

D.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查看答案

美国人阿兰·坎彭在《第一场信息战争》中写道:海湾战争是一场“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这说明

A.核武器的破坏作用已消失

B.信息技术是决定战争成败的根本因素

C.现代战争不需要人的参与

D.电脑网络技术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查看答案

在“十月战争”中,由于西方大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尤其是美国情报的帮助,形势向着以色列方面发展。为此阿拉伯人作出的反映是

A.武力对抗以色列

B.向联合国发出援助请求

C.向以色列妥协

D.向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进行石油禁运

 

查看答案

《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