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到,“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以下评价最能说明“始皇”称号是“当之无愧”的一项是
A.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B.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确立的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 D.统一文字传承了中华文明
关于分封制,有人说:“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这个评价
A.正确,因为分封制加剧了中央政府和地方之间的矛盾
B.不正确,“争”、“乱”原因有很多,归结于分封制本身是不确切的
C.正确,因为从分封制开始,出现了许多诸侯国割据称雄的局面
D.不正确,因为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不可能引起“争、乱”局面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材料二 “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 。 ”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第三十六条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 摘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请回答:
( l )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所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 (3分)
( 2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主要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发展了17世纪那位思想家的主张,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3分)
( 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对于文艺复兴在思想领域中的发展表现。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