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据此可推断该现象
A.发生在抗战前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
B.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
C.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徐赓陛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
A.民族企业存在着有伤社会风化现象 B.民族企业无力同传统行业竞争
C.封建势力严重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D.民族企业与官办企业竞争加剧
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唐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信息的是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某位学者对中国古代农业提出这样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牛耕和铁农具使用 ②土地私有制确立 ③县制出现 ④重农抑商政策提出 ⑤商业中心出现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蓝色海洋---国家角逐的舞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材料三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1)根据材料一图所示的事件对欧洲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2分)
(2) 根据材料二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个重大事件“得到了回报”?( 1分)
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试结合所学知识,对列宁的上述观点加以论述说明。(3分)
(4) 根据材料三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你获得了怎样的历史认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