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涉及到了新经济政策、工农武装割据、罗斯福新政和改革开放等相关事实,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这些历史事件的共性。新经济政策是从苏俄的国情出发,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产物,罗斯福新政使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也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所提出来的目标,都对本国的推动经济恢复或发展、革命的发展,也就是说,题干所列举的历史事件的共性是实事求是,D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可从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体现,但不是所有列举事件的共性,也不符合“本质”要求;B项“没有优劣之分”说法错误;C项过于夸大个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符合“本质”要求。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示范作用的是(  )

A.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上海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D.沿海城市的开放

 

查看答案

开发、开放浦东的主要目的是(  )

①推动上海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起飞

③提高上海的国际知名度

④密切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的经济在1840年之后和新时期改革开放之后,都逐渐融入了世界市场。从国际贸易角度看,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  )

A.贸易是否自主

B.国家是否独立

C.贸易是否对等

D.贸易是否有利于中国

 

查看答案

我国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内地──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查看答案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

A.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