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名人的一举一动往往透露出一个时代的信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2:蔡...

历史名人的一举一动往往透露出一个时代的信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2:蔡元培的三次婚姻

第一次婚姻:1889年,迎娶王昭(1900年病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第二次婚姻:1902年,迎娶黄仲玉(1920年病逝);他提出五个条件:不缠足,识字,男不得娶妾、姨太太,若夫先死妻可改嫁,意见不合可离婚;婚礼:开演说会代替闹洞房。

第三次婚姻:1923年,迎娶周峻;他再次提出条件: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年龄略大,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婚礼:蔡元培西装革履,周峻身披白色的婚纱。在婚礼的宴席上,蔡元培向大家讲述了他和周峻的恋爱经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近代中国男装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服饰西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2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婚俗的变迁过程。

 

(1)变化:由传统服装到西服,由西服到中山装。 原因: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主要原因)。②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的涌入。③社会政治运动的影响。④生产方式的变化。⑤外来文化的冲击。 (2)过程:由旧式婚姻到自由婚姻,由繁琐愚昧到简约文明。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近代中国的服饰变迁,长袍、马袿是中国传统服饰,西装、学生装是西式的,而中山装是中西合璧,整体而言,趋势是由传统服饰到西化;其原因应从经济和政治、思想等三个方面分析。第(2)问,考查婚姻习俗的变迁,第一次婚姻是传统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二、三次婚姻是西化的新式婚礼,第二、三次婚礼:开演说会代替闹洞房、“在婚礼的宴席上,蔡元培向大家讲述了他和周峻的恋爱经过。”说明婚礼仪式由繁琐愚昧到简约文明。 考点:近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阅读下列简表:《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摘要 

序号

提问人

籍贯

提问内容

回答要点

27

某君

广州

请问照相新法。

详细介绍

43

某君

烟台

西人饮苦酒(啤酒),言能补身,不知用何料何法制成,能否多饮?

发表专文详细介绍

83

友人

金华

西国如何治疗烧伤、烫伤?

介绍具体方法

135

友人

上海

美国近有人以电线传声,数十里之远能闻知何人言语,此事甚奇而不可解,何理?中国人能造否?

传声电器,新发明不久之新法,介绍原理。

 材料二 (四幅图片)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采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生活习俗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不得摘抄原文)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查看答案

现在城镇街头、广场闲暇时有很多人在跳迪斯科,连老太太也加入,这反映了(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迪斯科适合小脚老太太

B.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

C.人们社交礼仪变化

D.人民文化生活丰富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新变化的是(  )

A.粮、棉、油统购统销

B.温饱问题获得解决

C.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D.城镇“安居工程”启动

 

查看答案

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还要凭票购买,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中才能有一个人得到一张票。这反映了上海当时的实际情况是(  )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

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已经体现出来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各项中不是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是(  )

A.跪拜             B.请安             C.拱手             D.握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