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李白《古风》

(注:六合:天地四方。 天启:天生,天授。 收兵铸金人:收尽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

材料二 (在平定六国的当年,围绕着以何种体制统治前所未有的广阔国土这一问题,秦始皇和他的大臣们展开过一场讨论。)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贾谊《过秦论》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颂扬了秦始皇什么业绩?此业绩的完成意义何在?诗中刻画了秦始皇怎样的形象?请你根据诗意用三个以上的成语来形容。

(2)现在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开始于何时?“收兵铸金人”表明当时冶炼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试问是哪些方面的社会因素促成了当时冶炼业的发达?

(3)材料二中秦始皇与大臣们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制度称之为什么制度?试分析此制度的利弊。

(4)材料二中秦朝九卿之一的“廷尉”是主管什么部门事务的?其主管官员由皇帝任免产生,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什么特点?后李斯升任丞相,请问丞相的职责和职位特点分别是什么?试概括自秦以来以“廷尉”、“丞相”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中央官制设置的基本原则。

(5)材料二中李斯提出的“安宁之术”主要是指何术?李斯力推此术的理由是什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将此术推行全国。请问此术的推行意义何在?

(6)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秦修筑长城的背景、目的、方法原则、大致走向和在当时所起的主要作用。

(7)秦始皇除修筑北方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外,还修筑了对知识分子的防御工程。你知道这个防御工程是什么吗?秦始皇采取此措施的目的何在?这两大防御工程有没有实现秦始皇“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理想?为什么?

 

(1)颂扬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 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虎视眈眈、雄心勃勃、威风凛凛、气贯山河、雄才伟略、英明果断、声威赫赫、君临天下、一统天下、舍我其谁…… (2)春秋 农业生产中铁制农具的大量使用;兼并战争频繁,精良武器不断出现。 (3)朝议 利弊:大臣们议政,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仅仅是作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而且极端的君主专制,容易使君臣悬隔,朝廷大臣无法参与议政。 (4)主管司法 皇帝集行政等大权于一身。职责: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职位特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 基本原则: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 (5)郡县制 理由:①分封制传至后世,各诸候国之间相互攻击,周天子无力禁止,导致天下大乱。②秦统一六国,割据混战局面结束,可以用公赋税重赏赐来制地方。 意义: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6)背景: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目的:守藩篱,防止胡人南下。方法原则:因地形,用险制塞。 大致走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作用:长城和蒙恬所率领的边防军相匹配,形成了有效的国防体系,并作为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象征留存了下来,成为当今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7)焚书坑儒 目的:防止有学识素养的士人,对时政展开批评。 没有。因为修筑长城和焚书坑儒是秦“暴政”的主要表现。长城修筑征发了大量的劳力,致使许多百姓家破人亡,难以生计。焚书坑儒是秦王朝以焚书和诛杀敢于议论国家政治得失、批评君主独裁的方士和儒生的暴力手段,开思想专制之先例。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在经历短促的十几年后,二世而亡。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材料1中“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告诉我们一个史实,即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其意义深远,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给了人民相对安静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从“虎视何雄哉”、“大略驾群才”等词可以体会出秦始皇的磅礴气势,如虎视眈眈、雄心勃勃、雄才伟略等类似的词都可以用。第(2)问分析材料,“收兵铸金人”意思是收尽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联系所学历史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农业生产中铁制农具的大量使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分裂的战乱时期,对精良武器的大量需求促进了冶铁业的发展,这是由当时特殊的社会情况决定的。第(3)问分析题干,提到的制度是朝议制,朝议制可以使大臣们各抒己见,供皇帝参考,是一种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方法,但总的来说,皇帝专制是封建国家的基本政治特点,最终决策权仍然归皇帝,失误不可避免。第(4)问分析题干,此问包含好多小问,从史实到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其中史实性的问题可根据课本知识作答,如“廷尉”是主管司法,其主管官员由皇帝任免产生,这说明皇帝具有绝对决定权,秦宰相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不管是“廷尉”、“丞相”,只要是封建国家,那么这些官员就是为皇帝服务。第(5)问材料中指出:这场讨论是围绕着以何种体制统治前所未有的广阔国土这一问题,李斯认为“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意思是分封制不利于统治,会造成割据,“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意思是应该实行郡县制,其重大意义是加强了中央集权。第(6)问此题主要考查有关长城的历史基础知识,可结合教材所学回答,在统一天下的情况下,为避免北方少数民族侵扰修筑长城,根据地形走势而建,联系课本知识,其大致走向为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就当是而言,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今天也是为中国人民所骄傲的伟大建筑。第(7)问分析题干,考查的是有关焚书坑儒的相关史实,此对知识分子的防御工程焚书坑儒,秦朝是封建专制国家,文化政策也为其统治服务,秦二世而亡,主要是暴政造成的,而修筑长城和焚书坑儒,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是暴政的体现。 考点: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秦始皇的史实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

B.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

C.“阿房阿房,始皇亡”这首童谣反映了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修筑阿房宫

D.秦始皇征服百越后增设了南海、桂林、象郡

 

查看答案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3年咸阳一位商人坐马车来到象郡,用他携带的200枚秦半两钱买了三个象牙、10本《庄子》以及109斤水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记载(   )

A.属实             B.不可能是事实      C.不能判断         D.有可能是事实

 

查看答案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秦统一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B.秦统一使人民脱离了诸侯的统治

C.秦统一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

D.秦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查看答案

下列哪幅疆域图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D

 

查看答案

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原因的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   )

A.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B.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C.维(礼又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D.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