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故也。”(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宋史·司马光传》
(1)材料一中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论战分别阐述了什么主要观点?(4分)
材料二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对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⑵ 材料二王安石认为理财的关键是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4分)
材料三
(3)观察材料三的漫画,归纳指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北魏帝王出御图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统治者的哪项改革措施?(2分)从统治者推行这项改革的过程中你有何认识?(2分)
(2)材料二所反映现象和北魏统治者哪项改革有关?(2分)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改革措施有何意义?(4分)
明治政府改革封建等级制度,改革之后的“平民”包括
①农民 ②武士 ③商人 ④僧侣 ⑤神官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日本有学者指出在明治维新前“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穷困的,武士们在衣者讲究、酒食丰厚、居住华丽之后,手中的财产就愈来愈少,尤其是身心因此衰弱,忠诚也日益减退……有些武士染上了商人习气,不知道廉耻为何物”。该作者的目的是
A.客观地讲述历史 B.揭露武士的腐朽
C.揭示幕府统治的危机 D.维护幕府统治
结合所学知识,区别德国和日本近代化道路的不同点是
A.对外侵略扩张 B.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C.确立君主立宪制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阅读下表,以下对该表所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明治时期,日本义务教育发展迅速
B.明治政府推行“废藩置县”政策,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发展
C.明治时期,女童就学率迅速提高,体现了日本社会男女平等
D.日本利用从中国勒索的巨额赔款发展自身教育,是其义务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