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19世纪中叶以后,亚非拉众多国家面对工业文明的冲击、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纷纷踏上了学习西方的道路。
材料一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
材料二 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材料三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四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五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日本幕府统治面临的外部危机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4分)日本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2分)
(3)根据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4分)
(4)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材料四、五,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故也。”(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宋史·司马光传》
(1)材料一中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论战分别阐述了什么主要观点?(4分)
材料二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对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⑵ 材料二王安石认为理财的关键是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4分)
材料三
(3)观察材料三的漫画,归纳指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北魏帝王出御图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统治者的哪项改革措施?(2分)从统治者推行这项改革的过程中你有何认识?(2分)
(2)材料二所反映现象和北魏统治者哪项改革有关?(2分)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改革措施有何意义?(4分)
明治政府改革封建等级制度,改革之后的“平民”包括
①农民 ②武士 ③商人 ④僧侣 ⑤神官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