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是

A.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B.“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C.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D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中道”“过度”告诉我们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理论,与中国的孔子有相同之处。D项即是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故选D。A项强调的是礼乐制度的重要性;B项为庄子的思想,体现的是辩证法;C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平等。 考点:亚里士多德与孔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这一名言。下列各项中,能充分体现他是这一名言的忠实践行者的是

A.与柏拉图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            B.坚持用三段论进行研究

C.创立阿卡德米学院                      D.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查看答案

孔子以“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紧迫感期待出仕为官,主要是为了

A.重振没落的家庭                        B.实现礼乐社会

C.掌握国家统治权力                      D.显示自己渊博的学识

 

查看答案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某研究者据此得出“名正言顺、礼乐刑罚”思想即“仁”与“礼”协调发展的思想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的人与人、人与社会无序问题”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理解不准确,结论合理

C.材料理解准确,结论不合理              D.材料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查看答案

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角度讲,孔子兴办“私学”这种形式

A.改变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B.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C.使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           D.形成了“官学”与“私学”竞争的氛围

 

查看答案

贞观后期, 唐太宗有了一些变化,魏征发现他“渐恶其言”。贞观十六年,唐太宗下诏说,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结果造成太子的严重浪费现象。导致唐太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智力衰退又不愿虚心纳谏                B.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约

C.骄傲自大,不思进取                    D.国力强盛且无外部威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