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分)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实事求是和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

(17分)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实事求是和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做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材料二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到1921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可能的。否则,就不可能。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

材料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纲领”发表于什么时间?作者认为导致“纲领有些地方过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材料二中的“迂回过渡”指的是什么政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列宁为什么放弃“直接过渡”而转向“迂回过渡”?(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其重大意义。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列宁和邓小平对马、恩的主张有何类似的发展与突破?(6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人物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认识体现了怎样的共同精神品质?(2分)

 

(1)1848年;(1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政党组织发展;工人阶级斗争经验的积累。(任意2点2分) (2)新经济政策。(2分) 原因: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失败(或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俄国是落后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4分) (3)“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使用市场经济体制)。(2分)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2分) (4)实事求是 (或与时俱进;从本国国情出发)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小问中的第一问依据材料判断“纲领”是指《共产党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第二问依据材料“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 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可总结概括得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导致“纲领有些地方过时”的主要原因。第(2)小问依据材料二中“1921年”可知,“迂回政策”是指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第二问依据材料二“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即可得出列宁实施这一“迂回政策”的原因。第(3)小问中的第一问从材料中“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可总结概括得出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其重大意义是打破人们思想的僵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和邓小平对马、恩的主张的发展与突破在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注意审题时回答的发展和突破“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 第(4)小问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概括总结得出,这些无产阶级革命家都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 考点:本题考查无产阶级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事实上,在20世纪前漫长的两千多年间,CHINA确实就是“秦”,是不叫大秦帝国的大秦帝国。因为所有王朝实行的都是秦始皇创立的帝国制度,就连少数民族建立的那些或长或短的王朝也不例外。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材料二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台湾外纪》

材料三 如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岸能否合办活动?带着这些问题,中新社记者分别采访了10位……政协委员。众委员无一例外,均赞同国家隆重纪念。有委员指出,辛亥革命100周年是两岸提升政治互信的契机;纪念活动如能上升到国共两党层面,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2010年3月11日电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秦始皇创立的帝国制度”主要是什么制度?并说明“所有王朝实行的都是秦始皇创立的帝国制度”的原因。(4分)

(2)材料二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为此,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有何意义?(7分)

(3)据材料三,政协委员们为什么一致认为两岸、两党共同纪念辛亥革命,“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4分)

 

查看答案

(18分)文明,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和境界,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法制建设伴随着人类从专制走向民主,从无序走向规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邦联条例》下,各州各自为政,各州都有关税壁垒,币制不统一,市场不统一,以致国内贸易受到阻碍。……当时美国是个新生国家,处在欧洲大国虎视眈眈之下。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是被迫的,它总想伺机寻衅。

——齐世荣等《世界史 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美国1787年宪法序言

材料三 《拿破仑法典》宣布保护私有制度,规定一切动产、不动产的私人所有权都是绝对的,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法典根据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规定一切人都享有民事权利。对于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契约,法典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款。

——齐世荣等《世界史 近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生的美国政权面临着怎样的困境?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目的。(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宪法是如何解决材料一所面临的问题,并分析这种解决方式所起到的积极作用。(5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法典》体现了哪些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法典的颁布对世界产生的影响。(5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美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国体。(4分)

 

查看答案

下列能够证明“科学改变世界”这一历史结论的是

①科学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②科学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③科学提高了科学文化和社会管理水平

④科学促进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这一观点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胡佛的经济政策;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美国克林顿的“新经济”;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查看答案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下列对毛泽东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毛泽东早年信仰过改良主义

②大革命失败后得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③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形成了完备的新民主义理论

④文革期间毛泽东在外交方面有重大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