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每题2分,共10分。 1.丞相废除后,朱元璋曾感叹:...

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每题2分,共10分。

1.丞相废除后,朱元璋曾感叹:“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皆睡朕未睡”,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了内阁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2.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此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

4.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政权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954年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从制度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1.B 2.B 3.B  4.B  5.A 【解析】 试题分析: 1.丞相废除后,朱元璋曾感叹:“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皆睡朕未睡”,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了内阁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说法错误,因为内阁是明成祖设立的。故选B。 2.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此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说法错误,因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在五四运动时期,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B。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说法错误,结束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是在解放战争胜利以后。故选B。 4.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说法错误,根本原因应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故选B。 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政权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954年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从制度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这一说法符合史实是正确的。故选A。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罗马法、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查看答案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早出现在

A.《中美联合公报》   B.《告台湾同胞书》   C.“一国两制”构想   D.“九二共识”

 

查看答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在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先后建立了自治区。这些自治区的建立

①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

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开创了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阶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

B.《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

C.1954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

 

查看答案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 建国前夕,毛泽东 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