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显著特征,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显著特征,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我们学过的秦、唐、明、清(鸦片战争前)四朝所设立的中央行政机构名称(5分)

(2)元初地方行政实行什么制度?并指出其历史意义。(3分)

(3)从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角度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趋势。(2分)

 

(1)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和九卿。(1分) 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1分) 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助理皇帝的机构。(2分) 清朝:设军机处。(1你) (2) 行省制度。(1分)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后世。(2分) (3) 君权加强,相权削弱,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1分) 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缩小。(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2)两问可以根据教材所学知识直接作出回答;(3)要求从两个方面回答出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趋势,即皇权与相权的发展表现为皇权不断强化和相权的日趋削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展表现为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缩小。 考点:中国古代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替乾隆祝寿为名,向清政府提出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遭到拒绝后,马嘎尔尼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1840年,这句话得以应验!

【材料二】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10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

——马克思于1853年所著《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材料三】“由于那次义和团失败以后,中国人便知道从前的弓箭刀戟,不能够和外国的洋枪大炮相抵抗,便明白欧美的新文明,的确是比中国的旧文明好得多……中国一般有思想的人,便知道要中国强盛,要中国能够昭雪北京城下之盟的那种大耻辱,事事非仿效外国不可。不但是物质科学要学外国,就是一切政治社会上的事,都要学外国……仿效外国改革政治,成立民主政体……这是中国政治思想上一个最大的变动”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马嘎尔尼访华时英国正经历着怎样的经济巨变?马嘎尔尼访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1840年,这句话得以应验”后中国社会性质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2)材料二中“惊心动魄的革命”指什么?材料认为导致这场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革命者在向“文明世界”学习时提出了什么新方案,该方案具有怎样的进步意义?(4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仿效外国改革政治,成立民主政体”集中体现在什么法律文献中?其民主政体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三段材料,你认为近代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历史潮流?(1分)

 

查看答案

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

C.台湾不以地方性代表会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查看答案

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查看答案

温家宝总理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都还不足。我们愿意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走中国式的民主道路。中国式民主道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     )

A.多党合作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查看答案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④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