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A.《血战台儿庄》 B.《血色雄关:...

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A.《血战台儿庄》                        B.《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

C.《百团大战始末》                       D.《热血忠魂:抗日名将张自忠传奇》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在“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这一要求中,“抗战”是中心语,“八路军”和“正面战场”是条件限定语,与选择项比较就能得出答案。1937年,八路军115师奉命开赴山西,参加太原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故选B。AD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C项是敌后战场的抗战,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抗日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的由中国共产党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公告合作宣言》:“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表明

A.国民党放弃了反共战场                  B.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的开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抗日战争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查看答案

“惟欲征服支那(代指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引自《田中奏折》)20世纪30年代,为了先征服中国,日本制造了一系列事变,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二八事变” ②“八一三事变”③“九一八事变”④“华北事变”

A.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查看答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查看答案

爱因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初途经上海,后在日记中写道:“在上海,欧洲人是一个统治阶级,而中国人则是他们的奴仆,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材料中的“革命事件”是指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八一三事变        D.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