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拆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老兵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 B.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C.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D.实业救国的践行者
2012年贺岁片《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它讲述的是南京一座教堂里一个美国神父,一群女学生、13个风尘女子以及6个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下列对当时抗战形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平、上海已被日军侵占 B.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艰苦抗战
“在激进的理想主义背后,隐藏着狭隘的农民意识;在基督上帝的外衣下,其实质反映的却是小农的现实需要与儒家的大同理想。”这段话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932年“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项光彩夺目的桂冠,落在了荣氏兄弟的头上。荣氏兄弟能够成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主要得益于
A.政府的经济政策 B.国内的和平环境
C.优越的社会制度 D.提倡国货运动
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
D.苏联为发展工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