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明朝时期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著作,《农政全书》就是代表,该书记载:“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北。”《天工开物·布衣》也说:“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反映出明朝( )
A.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B.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纺织业呈现区域化趋势
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材料反映( )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降国力转趋衰弱
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颠峰,后代难以超越
C.宋以后坊市制崩溃,无力维修城郭街道
D.宋代以降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它的历史从侧面展示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展示了元代中国有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在促进这种相互作用时的新作用。”这里的“它”最有可能是( )
A.文人山水画 B.杂剧 C.昆曲 D.京剧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材料反映老子( )
A.提出事物发展的辩证思想 B.提出“道”是万物的本原
C.强调脚踏实地的拼搏精神 D.强调无为而治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如下四字,它们依次象形:植物生长的形状;草木繁茂之状; 果实累累,谷物成熟;谷物藏于仓廪之中。由此可以得出( )
A.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B.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C.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D.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