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法国工人运动的领袖拉法格称恩格斯是马克思的alger­ego(“第二个我”),这...

法国工人运动的领袖拉法格称恩格斯是马克思的alger­ego(“第二个我”),这主要是指(  )

A.马克思的观点被恩格斯继承

B.恩格斯整理出版了马克思的《资本论》

C.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担负起了马克思的历史使命

D.恩格斯与马克思互相支持,是马克思从事革命活动出色的合作者

 

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意思,称恩格斯是马克思的alger­ego(“第二个我”),这充分说明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恩格斯在经济上和革命工作中无私支持马克思的革命理论研究工作,特别是对《资本论》的创作和出版,一方面给马克思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马克思病逝后,恩格斯用生命中的最后十年整理并出版了《资本论》第二、三卷。这一切都说明恩格斯是马克思革命活动的一个伟大合作者,是他们共同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他们的合作共同谱写了人类最伟大的友谊乐章,而选项中只有D项叙述的最全面和概括,此题答案为D。 考点:无产阶级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恩格斯业余刻苦自学了20多种外语,比较精通的有10多种。他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  )

A.恩格斯从小就喜欢学习,尤其是外语

B.恩格斯为了能进柏林大学深造

C.为了能阅读世界各国文学名著,提高自身素养

D.能更好地与各国工人阶级交流和宣传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既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材料2:毫无疑问,中国入世谈判是多边贸易体制史上最艰难的一次较量,在世界谈判史上也极为罕见。自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向WTO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递交复关申请起,直到2001年12月11日,中国才正式成为WTO的成员。……中国的“入世”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第一等大喜事。我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速我国社会转型,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入世”也有令人担忧之处,在同新自由主义的较量中,社会主义还处于弱势地位,中国有丧失独立的工业体系之虞;“三农问题”可能火上浇油,可能带来失业人口增加;为腐败增添土壤。——《中国人的WTO心灵史》《入世的喜与忧》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它的成立与经济全球化之间是何关系?

(2)据材料2指出入世历程如此艰难,中国为什么还要加入?就材料2作者对入世的担忧,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一 国际商品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国际经济规则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材料二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请回答:

(1)材料2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

(2)结合材料1、2及所学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规则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材料三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学时《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四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从1980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和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评价材料3的观点。

(3)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放弃原则的立场。试结合材料4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查看答案

加入世贸组织,对于中国广大企业来说,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这里所说的“机遇”主要是指中国的企业(  )

A.获得了与国际公司直接竞争的机会

B.将更多地履行多边贸易体制的义务

C.有了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的机会

D.可以走出国门,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