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

(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至“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中国儒学史论》

材料二 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民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内容(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8分)。

(2)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中思想产生的背景(6分)。

(3)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有何不同(4分)?简要分析这种不同产生的原因(2分)。

(4)有学者说,文化的交流中有时会存在“误读”的现象。比如在法国启蒙思想家那里,儒家思想被“误读”为自由、平等、法治。简要分析这种“误读”产生的原因。简要谈谈你对这种“误读”的认识。(8分)

 

(1)内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1分);经世致用(1分)。背景:政治:封建专制高度强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2分)。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壮大(3分)。文化:文化专制,理学不务实际(3分)。 (2) 背景:政治:法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分)。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分)。文化:继承、发展了英国的启蒙思想(2分) (3)不同:中国:未能推动社会的转型,影响力有限(2分)。法国:为未来的资本主义制度设计了蓝图,并得以实现(2分)。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于中国,具备了转型的条件(2分)。 (4)原因:交流不充分(2分);启蒙思想家需要利用儒家思想中的一些因素反对法国的封建制度(2分)。认识:充分的交流可以减少“误读”。 “误读” 是文化交流中的正常现象,不能因为“误读”而停止交流。 “误读”有时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回答恰当合理即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天下为主,君为客”、“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等可以看出明清进步思想的内容为反对君主专制和主张经世致用。这种思想出现的背景要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2)法国启蒙思想出现的背景也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政治上是君主专制的黑暗统治,在经济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思想上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3)中国和西方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出现了近代思想,但是中国的启蒙思想并未在社会上产生多大的影响,西方的启蒙思想却为革命做了舆论准备,归根到底是由于二者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造成的。(4)材料中出现的“误读”实际上是交流不充分造成的,启蒙思想家之所以看中儒家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自己的反封建斗争。从中给我们的启示是文化交流不能因为可能造成“误读”而不进行。 考点:明清进步思潮与西方启蒙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文明的发源地,西南面是世界上最高山脉,东和东南面是浩淼的海洋,北和西北面是广漠沙丘和草原,它与其他文明相隔绝的程度举世无双,特别在游牧民族未形成和强大之前,其周边一直被有效切断,加之后来人工修筑的万里长城,有效地形成了中国古文明的保护屏障,也为自身营造了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材料二  农业是中国的社会基础,凡适合农业发展的地方,就有家族的迁入,就有人口的繁衍,就有文明的滋生和发展。中国农业文明形成了两个显著特点:庞大的人口和以家族为核心的体系。外族的入侵可以消灭一个王权,却消灭不了所有家族。庞大的人口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不仅赶不尽杀不绝,众多的人本身就是强大的战斗力。保留有聚居的家族和多家族聚居的村镇,本身就是文明承载和发展的体系,这是中国文明连续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考古证实,从商朝就形成的书面文字具有特殊意义,生活在各地的中国人尽管所持方言不同,却都能认知同一字的共同意蕴,这是最早的信息交流平台,是中国文明保持统一性和时间通道上的连续性的重要支柱。由道、儒学说至汉吸纳的佛学经典,共同以大儒学说共融的理论一直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为主的中国文明保持连续性精神和理论的基础。考选用人制度是保证中国文明连续的组织基础。“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这句引自儒学经典之一《中庸》的箴言,表达了中国人的信条。两千多年来,从综合考试发展到起于隋有固定文体和儒学为宗的科举制,不仅保证治国安邦人才的先进性,而且保证了专一的理论体系,中国文明得到了政治和思想上的高度统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是哪几类因素将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相隔绝?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影响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文字经历演变的历程;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5分)

(4)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中国文化能保持连续性的主要原因。(3分)

 

查看答案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

 

查看答案

《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下列对“双百”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②内容是在艺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在学术领域实行百家争鸣

③它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发展规律

④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针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对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