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亚里士多德在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很多结论,被证明是错误的。据此,下列对...

亚里士多德在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很多结论,被证明是错误的。据此,下列对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的评价,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结论没有现实意义

B.因为亚里士多德主要成就是逻辑学,对科学没有指导意义

C.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对近代实验科学有一定的启示

D.由于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正确、所以结论错误

 

C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A. 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结论没有现实意义,这一说法抹杀了亚里士多德的贡献是错误的;B. 因为亚里士多德主要成就是逻辑学,对科学没有指导意义,这一说法未看到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贡献,也是错误的;C. 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对近代实验科学有一定的启示,这一说法正确;D. 由于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正确、所以结论错误,亚里士多德的某些结论是错误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全是方法不对。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亚里士多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子在《礼记·表记》“……故君命顺(顺民情天意),则臣有顺(顺从)命;君命逆(违背民情天意),则臣有逆(违抗)命。”这里孔子强调的观点是(  )

A.君臣的行为都应提倡“仁者爱人”         B.用“中庸”来协调“仁”与“礼”的关系

C.君臣的行为均应“顺从天意”             D.在君臣关系上应“忠君”但不“盲从”

 

查看答案

请从下面表格列举的改革措施中选择三项,

(1)说明它属于哪项改革(3分),简单解释该项改革措施的内容(3分)。

(2)说明三项改革分别代表的历史发展趋势。(6分)

序号

          改革措施

1

军功爵制

2

因信称义

3

解负令

4

废除包税制

5

易服装,讲汉话

6

先定论

7

设京师大学堂

8

青苗法

9

土地赎买

10

殖产兴业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有关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参与洋务运动的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

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 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舰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依照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历史上任何事件都不是偶然的,都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其痕迹。日本人的崛起也不是偶然的,因为历史上大和民族就是一个喜欢学习的民族,古代向中国学习,近代向西方学习,所以他们取得了成功。一百多年前的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决定了中、日两国不同的命运:中国一落千丈,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而日本则一飞冲天,走上了富强之路。这其中的差距在哪里?那就是国家政治体制、教育、工业化之路的差别。当中日两国同时起跑的时候,日本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中国则错失了革新图强的机遇,以至于后来国家动荡,军阀混战,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最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异同点。(8分) 

(2)依据材料,指出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对两国各自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4分)。并据此分析导致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3分)

 

查看答案

有关商鞅变法,请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秦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没有受文明的雅化,也就没有受文明的软化。在六国中秦人是最犷野矫健的。商鞅的严刑峻法给他们养成循规蹈矩的习惯,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

――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三、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原注:开,谓刑严峻则政化开;塞,谓布恩赏则政化塞,其意本于严刑少恩。又为田开阡陌,及言斩敌首赐爵,是耕战书也

(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6分)其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措施有哪些?(4分)

(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是如何评价的?(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4分)

 

查看答案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