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以下两幅图分别是明朝人绘制的孔子讲学图与拉斐尔于1509——1510年绘制的亚里...

以下两幅图分别是明朝人绘制的孔子讲学图与拉斐尔于1509——1510年绘制的亚里士多德讲学图。从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孔子强调“礼”,亚里斯多德主张和谐

B.孔子强调专制,亚里斯多德主张民主

C.孔子讲学强调灌输,亚里斯多德主张双向交流

D.明代注重等级礼仪,文艺复兴看重自由平等

 

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两幅图片的信息,结合题干中的提示可知,第一幅图是明代的画家绘制的一幅图,所以它所体现的是明代人的一种思想观念,第二幅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幅绘画故他所体现出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一种思想观念。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孔子与亚里士多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说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太阳下每一个问题都有其一席之地。这些问题包括(  )

①哲学问题 ②生物学问题 ③伦理学问题 ④经济学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亚里士多德在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很多结论,被证明是错误的。据此,下列对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的评价,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结论没有现实意义

B.因为亚里士多德主要成就是逻辑学,对科学没有指导意义

C.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成就对近代实验科学有一定的启示

D.由于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正确、所以结论错误

 

查看答案

孔子在《礼记·表记》“……故君命顺(顺民情天意),则臣有顺(顺从)命;君命逆(违背民情天意),则臣有逆(违抗)命。”这里孔子强调的观点是(  )

A.君臣的行为都应提倡“仁者爱人”         B.用“中庸”来协调“仁”与“礼”的关系

C.君臣的行为均应“顺从天意”             D.在君臣关系上应“忠君”但不“盲从”

 

查看答案

请从下面表格列举的改革措施中选择三项,

(1)说明它属于哪项改革(3分),简单解释该项改革措施的内容(3分)。

(2)说明三项改革分别代表的历史发展趋势。(6分)

序号

          改革措施

1

军功爵制

2

因信称义

3

解负令

4

废除包税制

5

易服装,讲汉话

6

先定论

7

设京师大学堂

8

青苗法

9

土地赎买

10

殖产兴业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有关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参与洋务运动的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

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 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舰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依照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历史上任何事件都不是偶然的,都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其痕迹。日本人的崛起也不是偶然的,因为历史上大和民族就是一个喜欢学习的民族,古代向中国学习,近代向西方学习,所以他们取得了成功。一百多年前的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决定了中、日两国不同的命运:中国一落千丈,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而日本则一飞冲天,走上了富强之路。这其中的差距在哪里?那就是国家政治体制、教育、工业化之路的差别。当中日两国同时起跑的时候,日本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而中国则错失了革新图强的机遇,以至于后来国家动荡,军阀混战,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最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异同点。(8分) 

(2)依据材料,指出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对两国各自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4分)。并据此分析导致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