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1787年宪法》与英国《权利法案》的共同之处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

美国《1787年宪法》与英国《权利法案》的共同之处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国家              B.议会主权取代王权

C.确立了“法治”的原则                  D.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存在

 

C 【解析】 试题分析: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A错。美国没有经过封建王权社会,所以无所谓“议会主权取代王权”,这项表述和美国没有关系,排除B。英国没有奴隶制,黑人奴隶制是美国特有的,D错误。答案为C。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

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

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

C.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

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

 

查看答案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查看答案

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 (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四  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也就自然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

——《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五  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讲: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2分)

(2)结合材料二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1分)

(3)材料三中列宁的初衷与现实为什么会发生矛盾?(2分)苏俄是怎样解决这一矛盾的?(2分)

(4)材料一和材料四相比,在农业政策上有何相同之处?(2分)

(5)分析上述五则材料,你是如何理解不同制度的国家的经济政策?(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