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中国古代随着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适应商业和市民需要的文化...

在中国古代随着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适应商业和市民需要的文化领域取得非凡成就,这些成就不包括

A.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B.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C.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D.宋代南戏和元杂剧的昌盛

 

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所阐述的是市民文化兴起的基本情况,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总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伴随着商业和城市的兴起,适应市民生活的通俗文学、戏剧等繁荣,而风俗画同样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书法是一种高雅艺术,与商业和城市、市民关系不大,所以答案为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2年初,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其“关键”的涵义不包括

A.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事业遭遇重大挫折

B.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要求中国融入世界

C.非公有制经济已占主导地位

D.国内针对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争论不休

 

查看答案

“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了这个词用以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且道:“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

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C.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查看答案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查看答案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

A.说明它采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象征着六国的合作

C.说明文本制作工序复杂                  D.体现了各国间的分工与合作精神

 

查看答案

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     B.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

C.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           D.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发生转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