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

(2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2: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3: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 4:

察举制

科举制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人、门兼美”

“取士不问家世”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

材料5: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请回答:

(1).据材料1,“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2分)该制度有哪些特征?(4分)

(2).据材料2、3,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4分)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2分)

(3).据材料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察举制,科举制有哪些变化?(6分)

(4).依据材料5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6分)

 

(1)制度:分封制(2分)。 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4分) (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4分,任答两点均可得满分。) 破【解析】 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2分,答出郡县制即可得满分。) (3)变化:由强调门第到取消门第限制;由以官举士,权操于上到自由报考;由注重品德和学问的整体素质到更注重知识才能(或考试成绩)。(每点2分,满分6分) (4)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每点2分,满分6分,摘抄原文亦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封建子弟”不难判断出该制度的名称。至于该制度的特征,可根据关键词句“封建子弟”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从血缘关系和内部等级两方面组织答案。 (2)旨在考查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需要紧扣史料,逐条列举。 (3)“察举制”的内涵从表格可以看出其重品德、学问、议政能力,并由长官举荐,同必须“人、门兼美”。变化要从选官的依据、方式入手分析,注意要体现出 “变”。 (4)注意材料信息“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统一后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利关系一步步的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利的轴心上,从而使君主专制成为现实。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易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           B.易导致惟上是从和因循守旧之风

C.可以消除封建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D.易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

 

查看答案

关于古代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和加强统治实行的经济政策

B.在中国古代始终起着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C.都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发展

D.都导致了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衰落

 

查看答案

《木兰辞》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南北朝诗歌。其中有“东市买逡马,西市买鞍鞫,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市”的解读,正确的是

A.南北朝时期固定的“市”已经广泛存在于城乡

B.“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各阶层的需求

C.商品品种繁多,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当时的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查看答案

在我国“四大名锦”中,蜀锦历史最悠久,古人形容蜀锦是“其价如金”。但蜀锦制作的某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就已失传。这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失传,最有可能的是

A.利润小,学习这些工艺的人少            B.原材料供应出现匮乏的局面

C.工艺难度大,学艺周期长                D.官营手工业的弊病造成

 

查看答案

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              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

C.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                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