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3分)并指出他们所处时代的特征。 (6分)

(2)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主张有何不同? (3分)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3分)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2分)

 

(1)战国、西汉、明末清初。(3分) 时代特征: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的时期;西汉时期是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6分) (2)韩非子主张法治,韩非子的法治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建立;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巩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他的思想对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过一定的影响。(6分) (3)韩非子、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3分) 原因:主要是由于前者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后者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三位思想家分别是韩非子、董仲舒和黄宗羲,它们分别生活在战国、西汉和明末清初。它们生活的时代特征可以从社会性质的发展演变的角度进行分析。(2)韩非子主张法治,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治国用法家思想;董仲舒则是发展了儒学,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黄宗羲则是反对君主专制统治,出现了早期的民主思潮。(3)韩非子和董仲舒都是主张建立或者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但是黄宗羲则是反对君主专制的统治;三者思想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三者所处的社会存在不同,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考点: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明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吴民生齿最烦,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往者税务初兴,民咸罢市。孙隆(明万历年间司礼监太监,监理税务)在吴日久,习知民情,分别九则,设立五关,止榷行商,不征坐贾,一时民心始定。然榷网之设,密如秋荼,原奏参随本地光棍,以榷征为奇货,吴中之转贩日稀,织户之机张日减,加以大水无变,穷民之以织为生者,岌岌乎无生路矣!”

——《明实录》卷三百六十一《明神宗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皇权得以加强的具体措施。(4分)

(2)材料二“唐代政府机构示意图”体现了什么特点?(2分)其与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明代中期税收结构的变化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经济特征?(2分)这种经济特征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5分)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之间存在什么必然联系?(2分)

 

查看答案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   )

A.均田制           B.三长制           C.租调制           D.汉化政策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的法令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作用的是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为田开阡陌封疆”

C.“连什伍,设告坐之过”                 D.“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

 

查看答案

陈凯歌的电影《梅兰芳》的播出掀起了一股戏曲热,使大家对中国戏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下关于中国戏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梅兰芳扮演的是青衣                    B.京剧是北京地区土生土长的戏曲形式

C.古代戏曲的源头是傩戏                  D.南戏主要盛行于官宦阶层

 

查看答案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

A.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B.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C.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D.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