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施行“仁义”和“王道”                B.强化君主专制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D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信息的运用能力。题干材料中“而”一般都强调的中心句,通过“而人主之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强调的是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只有D项与其相符。 考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明在图书馆借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百年“文字狱”》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觉得下列最佳论文题目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明清君主专制的发展演变

C.浅议历史上的焚书坑儒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查看答案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

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

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查看答案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B.汉朝强化察举制监察诸侯王和地方百官

C.宋朝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D.清朝在中央设立都察院

 

查看答案

《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新唐书》载:藩镇拥,独霸一方,“喜则连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上述材料说明

①藩镇掌握了用人权,控制了辖区内的赋税收入    ②藩镇拥兵自重,中央难以控制

A.①正确,②错误    B.①错误,②正确    C.①②皆错误        D.①②皆正确

 

查看答案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有

①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②北宋枢密院的设置 

③元朝设立中书省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