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发主编的《近代文明史》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到16世纪末,它的审美感堕落为色情刺激,追求外表美的恶本性转化为轻薄与媚俗。崇尚古风的热情被歪曲为新的异教信仰。总之,它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忽视了伦理道德对自己和对别人的应有约束。他评价的事件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明清进步思想
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是( )
A.“自由是天赐的”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D.“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明代思想家李贽的主张(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孔子之是非不是判别是非的标准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人伦道德的价值内涵在于“三纲五常”
汉兴之初,汉高祖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七十余年后,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这种变化反映了( )
A.汉朝统治者吸取亡秦教训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发展
C.汉承秦制,沿袭其统治思想 D.从汉初到汉武帝,加强了中央集权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
A.兼爱 B.以礼入法 C.理学 D.致良知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春秋的孔子主张“仁爱”,下列与孔子“仁爱”主张不相符合的言论是 ( )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仁者爱人,相互关怀
C.主张德政,反对苛政 D.严刑峻法,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