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现代一位学者在评价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时指出“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尊理性,而迷...

现代一位学者在评价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时指出“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尊理性,而迷信斩焉,无知妄作之风息焉。”该运动的口号应是

A.中体西用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

 

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尊理性”、斩迷信、息“无知妄作之风”可以看出这一运动反对迷信愚昧,应是与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口号相一致,故C项正确。A项主张用西方的科技维护旧制度;B项属于政治制度的学习;D项是说宣传马克思主义。AB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新文化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造成这一转变的因素有

①洋务运动的失败          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民族危机的加剧          ④辛亥革命的推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有同学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民主化  ②阶级结构变化   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   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展示了古代中国、西方古代科技发明曲线,由此得出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查看答案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反映强烈的人文主义追求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24分)

材料一   孙中山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认为,“罗马灭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1924年1月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认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同年4月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里讲,“其三为民族,对于国内弱小之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治自决,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之地位。”

材料二   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美国学者卡尔顿·海斯指出:(1)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人们)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3)民族主义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               

——《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

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从1905年到1924年,孙中山认为的民族主义的思想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材料)(6分)

材料二中,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运用近代中国的史实,分析孙中山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6分)

材料三中,卡尔顿?海斯提出了民族主义的两个定义,试用一句话综述其核心内容。并以20世纪上半期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例典型史实论证其观点。(6分)

有西方学者认为,随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你对这一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结合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作用加以说明。(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