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 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利单独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利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有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的原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这些主张体现了什么精神?(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 这些“意见”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4分)

(4)以上思想家提出的思想主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3分)

 

(1)主张“美德即知识”、教育造就治国人才、人要认识自己。(3分)体现了人文精神(1分) (2)意见:信仰即可得救;(2分)影响:促使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2分) (3)思想:材料三: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材料四:三权分立。(2分)作用: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促进作用;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 (4)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依据材料一归纳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即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这些思想强调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2)材料二中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意思是信仰上帝即可得救。马丁路德的思想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3)材料三伏尔泰指出“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提倡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材料四孟德斯鸠提出“必须用权利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有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创立三权分立学说。第二小问需答出启蒙思想的主要影响。 (4)材料一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材料二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材料三启蒙运动使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成熟,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理论武器。其共同影响是都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虽然出现了一些偏差, 但这些探索总体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1分)

(2)请列举三个中国近现代史上学习外国时,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而没有成功的例子。(3分)

(3)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2分)概括指出它们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哪些重大问题?(4分)

 

查看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材料二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子谓季氏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材料三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材料四  “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制法。……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请回答:

(1)请分别指出四则材料分别属于哪一派别及体现的观点主张。(8分)

(2)针对学校存在的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请你运用上述四派的理论解决这一问题。(4分)

(3)你认为应如何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3分)

 

查看答案

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战后,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

A.《论法的精神》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

 

查看答案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发生,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 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