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又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个又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然而中国人民没有屈服。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1鸦片战争       图2中日甲午战争      图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请回答:

(1)依据上述三幅地图,写出战争最后签订的对中国社会影响重大的三个条约名称。(3分)

       图1:          图2:         图3:                                

(2)三次侵华战争分别给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3分)

(3)从上述三图反映的战争中,概括表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3分)分析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的主要原因?(1分)

(4)中国人民在近代一百多年的哪一次反侵略中取得了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1分)其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并简述其胜利的国际意义?(2分)

 

(14分)(1)1842年《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3分) (2)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 (3)三元里人民抗英、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义和团运动(3分) 原因:中国军民抗御外敌,维护主权,捍卫民族尊严(1分) (4)抗日战争;(1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1分) 国际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简单题。(1)三场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主要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2)三次战争给中国的社会性质带来的严重影响要从内容上进行分析。《南京条约》是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苛刻的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的加深;《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完全确立。(3)针对这三场战争,中国人民的自发的反侵略斗争主要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运动等。(4)中国人民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抗日战争中取得了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 考点:近代列强的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世官制度下官员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1分)

材料二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2)    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1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中官员产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1分)

材料三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3)科举制度兴起于何时?(1分)其选拔官员的方式是什么?(1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有何积极影响?(3分)

(5)明清以后,科举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查看答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1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示一          图示二             图示三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清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2分)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有何作用?(3分)

(2)材料二中的“上”指什么?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3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2分)产生哪些消极影响?(2分)

(4)上述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  (楚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碱其君,故杀之也。已破陈,即县之。(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 置汉中郡。——《史记》

材料三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 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 国重事,无不统之。                                                 ——《元史·百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诸侯的主要对象及其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相关的历史信息。(2分)

(3)材料三、四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些政治制度? 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2分)

 

查看答案

“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焰火飞扬。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  )

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斗争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