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这表明李鸿章主张兴办民用企业的最主要意图是
A.限制民族资本 B.追随外国资本主义
C.保护民族资本 D.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明代徐一夔《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A.丝织业出现雇佣剥削 B.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措施失效
C.手工业者生活的艰辛 D.自然经济受到工商业的冲击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
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说明当时在这一地区
A.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 B.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C.存在一定的自由劳动力 D.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打击了中国航海业 B.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 D.丧失了外贸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