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篡要·卷七》)材料中“可谓中国不缺耶”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特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

B.所谓夷货,中国均可生产

C.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夷货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C 【解析】 试题分析: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自给自足,这一特点是“可谓中国不缺耶”认识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故选C。A项不是闭关锁国的主要原因,当时并未达到物产丰富的程度;B项说法明显错误;D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该层意思。 考点:闭关锁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

C.《诗经·卫风·氓》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

 

查看答案

(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

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查看答案

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说明中国出现了

A.原始商业         B.制定了历法        C.原始农业         D.城市兴起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

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利益,建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唯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

——《清史编年》

材料二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zhun)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方被,万国来王,重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清实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5分)

 

查看答案

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

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

C.形成了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